據大唐人力從中新網了解到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26日初次審議勞動合同法修正案草案,規范勞務派遣被認為是這次修法的一大重點。長期以來,勞務派遣市場亂象叢生,派遣工權益屢被侵害,要求整治的呼聲不斷,此番修法顯示了官方拿這一“頑疾”開刀的決心。
勞務派遣是指勞務派遣機構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再將勞動者派到其他用工單位工作,并向用工單位收取一定管理費。勞務派遣因靈活便利的用工頗受雇主歡迎,也因此迅速膨脹。據媒體報道,全國勞務派遣人員總數已經達到6000多萬人,主要集中在公有制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但各行各業都有所涉及。
因為派遣工的身份限制,勞務派遣在部分單位中存在被濫用的問題,一些用工單位在主營業務崗位上長期使用勞務派遣人員,勞動派遣人員同工不同酬、損害派遣工合法權益等問題比較突出。有媒體直言,如果農民工是新時期產業工人的弱勢群體,那么絕大部分的勞務派遣工就是弱勢中的弱勢。
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烏日圖表示,勞務派遣用工制度的濫用不僅損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也對常規的用工方式和勞動合同制度造成較大沖擊。從媒體披露的消息來看,近年來由勞務派遣等引發的糾紛越來越多,由此造成的社會問題被廣泛關注。整治已刻不容緩。
修法被認為是第一步。學界認為,勞務派遣亂象的產生與法律的相關規定比較模糊、缺乏操作性有關。為嚴格限制勞務派遣用工,草案規定勞務派遣“只能”在“三性”崗位上實施,并對其含義作出進一步界定:臨時性是指用工單位的工作崗位存續時間不超過六個月;輔助性是指用工單位的工作崗位為主營業務提供服務;替代性是指用工單位的職工因脫產學習、休假等原因在該工作崗位上無法工作的一定期間內,可以由被派遣勞動者替代工作。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勞動關系研究所副所長彭光華表示,臨時性崗位寫清楚了時間限制,輔助性崗位依然有些難定義。他同時強調,規范勞務派遣,維護同工同酬是各國都會遇到的難題。這次修改審議,思路和方向是好的,但應進一步細化,比如明確具體行業。
針對勞務派遣單位準入門檻過低魚龍混雜的現狀,草案也做出規定,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向勞動行政部門依法辦理行政許可,并對取得許可的條件作了具體規定,包括將注冊資本要求由不得少于人民幣50萬元提高到不得少于人民幣100萬元。彭光華認為,這是一種回歸,有利于形成行規,加強行業自律。(轉載自騰訊網)
關注更多人力資源,勞務派遣類信息,就關注江西大唐人www.jxdtrl.com。
更多公司訊息,請關注【江西大唐人力】資源網,官方網址:http://www.jxdtr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