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合同將惠及近50萬從業者
武漢市有近4萬家餐飲企業,近50萬名從業者,年產值達500多億元。由于餐飲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技術含量低、求職成本低,因此成為大部分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第一站,也成為勞動力市場的風向標。然而,該市餐飲企業中,只有15%左右有比較規范的管理,八成以上業主只管大廚和服務總監等少數職工。由于采取的是包干管理辦法,職工權利缺乏有力保障,工資收入的隨意性大。解決武漢餐飲行業職工的工資分配問題,也就解決了武漢五分之一左右從業人員的收入公平問題。
基于這種考慮,武漢市總工會從2009年起,開始進行餐飲行業工資集體協商的可行性研究。今年3月,武漢市商貿金融煙草公會聯合會代表職工方,與代表企業方的武漢餐飲業協會發出工資協商要約。18名協商代表經過近兩個月的協商,擬定了《武漢市餐飲行業工資專項集體合同》。昨日,武漢市商貿煙草公會聯合會與武漢餐飲業協會正式簽訂該合同,為武漢餐飲行業從業者提供“護身符”。
在這份合同中,對餐飲行業從業者的工資分配制度、工資支付辦法、最低工資標準、工資增長機制、加班工資、醫療待遇、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女職工保護、職工保險、職工福利等作出具體規定。
今年餐飲職工工資增長不低于9%
根據該合同規定,餐飲行業最低工資標準為武漢市最低工資標準的130%,且不包括延長工作時間的加班工資,中班、夜班、高溫、低溫、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條件下的津貼。工作地點在江岸區、江漢區、硚口區、漢陽區、武昌區、青山區、洪山區、武漢開發區、東湖開發區、東湖風景區的,最低工資標準為1170元/月,在遠城區工作的,最低工資標準為975元/月。
同時,該合同還對廚師長、中式/西式烹飪人員、中式/西式面點人員、營養配餐員、餐廳服務員、餐具清洗員、前廳服務員、迎賓員等10類崗位的最低工資給出具體標準。其中,中心城區餐廳服務員最低工資標準為1222元,遠城區為1017元。
該合同還規定,餐飲企業要根據本單位經濟效益,建立工資正常增長和調整機制,使職工工資隨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而正常增長,今年各企業職工工資增長不低于9%.
每周至少保證職工休息一天
在規定最低工資標準外,該合同還提出,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公負傷醫療期間,當月實發工資在扣除社保后,不得低于合同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的80%.試用期職工工資不得低于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
在工作時間上,合同規定職工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0小時。企業因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后,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1小時,且保證職工每周至少休息1天。企業還要實行男女同工同酬,不得因女職工結婚、懷孕、生育等情形降低其工資。企業要按照相關規定,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
據武漢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餐飲行業工資專項集體合同將成為該市推進工資協商制度的“模板”。下一步,在《武漢市餐飲行業工資專項集體合同》報送至勞動部門審查生效后,全市餐飲企業應清理企業已簽的勞動合同,落實行業集體合同約定。
讓工資集體協商不再停留在“紙上”
老板不愿談、工會不敢談、職工不會談……自2000年年底《工資集體協商試行辦法》發布以來,工資協商制度就讓不少職工感慨只是“看上去很美”。昨日,武漢市以一份新鮮出爐的餐飲行業工資專項集體合同,為特大省會城市如何推進行業工資集體協商機制給出答案,這也標志著該市工資集體協商不再是“紙上功夫”,而是有了可供依托的“模板”。
在今年年初召開的武漢市“兩會”上,武漢市政府響亮地提出建設“幸福武漢”的目標。對于幸福的定義可能每個人有不同理解,但收入穩步增長是其中有共識性的因素。然而現實卻是,武漢市地區生產總值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五,職工收入卻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靠后,職工工資的增長幅度也落后于武漢GDP增長和企業效益增長的幅度。職工工資偏低和收入差距較大,已經成為影響和諧勞動關系的因素之一。
雖然影響職工收入的因素很多,但是企業單方面決定職工工資不失為一個重要原因。如何建立和諧勞動關系?工資集體協商成為重要“抓手”。
工資集體協商是指職工代表與用人單位代表依法就企業內部工資分配制度、工資分配形式、工資支付辦法、工資標準等事項進行平等協商,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簽訂工資協議的行為??墒?,在實際操作中,主動提出漲工資的要求,對于很多職工來說卻是“天方夜譚”。工資集體協商怎樣才能擺脫從文件到文件的尷尬,武漢市用一份餐飲行業專項集體合同探索出新路。這份惠及近50萬餐飲職工的集體合同,也解決了武漢市五分之一左右從業人員的收入公平問題。
合同出爐的背后,是作為企業方的武漢市餐飲業協會與作為職工方的武漢市商貿金融煙草工會聯合會共同的努力,這也為今后其他行業在工資協商
更多公司訊息,請關注【江西大唐人力】資源網,官方網址:http://www.jxdtr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