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江西省瑞昌市人社局通過升級“就業、創新、培訓”三個平臺,有效破解就業“崗位、人才、技能”不足問題。加大就業扶貧工作力度,在貧困村開發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看護、社會治安協管、鄉村道路維護、保潔保綠、勞動保障協理等公益性崗位,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搭建就業平臺解決崗位不足問題
把“穩就業”作為防范和化解重大經濟風險挑戰的落腳點和出發點, 直面問題、精準施策,積極拓展就業渠道空間,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一邊是企業“用工慌”,招不到合適的人才;一邊是求職者,找不到適合的工作,需求崗位不足。面對企業與求職者之間的這種尷尬局面,人社局主動“搭臺唱戲”,積極拓展就業渠道,加大勞動力轉移力度。按照企業用工實際需求,指導企業優化用工崗位,當好企業與求職者之間媒介,積極引導勞動者改變擇業觀念,組織開展了“就業扶貧援助月”、“春風行動”、“送崗下鄉”、“民營企業招聘周”等一批公共就業服務活動,吸引了市內外83家企業參與,發放各類招聘宣傳資料20000余份,向廣大求職者提供了7400余個崗位。有效緩解了企業“用工慌”,為廣大求職者找到了適合的崗位。
搭建創新平臺解決人才不足問題
充分調動非瑞昌人才在縣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為人才打造全方位的“定制服務”,引領更多高層次人才來瑞昌創新創業。同時,積極引導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退役軍人、科技人員等返鄉人員和“田秀才”、“土專家”、“鄉創客”創新創業,培養了一批創新創業帶頭人,涌現出了一批以郭遺正、徐向前、陳雪婷、柯璐璐等為代表的青年創業典型。大力實施創業擔保貸款優惠政策,積極整合就業困難人員創業、返鄉農民工創業、婦女創業、高校畢業生創業等政策資源,為創業者提供有針對性的政策咨詢、創業指導、跟蹤扶持等服務。通過一系列人才、金融政策支持,一大批有志青年積極投身到瑞昌城市發展,創新創業更具活力。
搭建培訓平臺解決技能不足問題
近年來,一些求職者因技能層次不高,為平凡更換工作而苦惱,特別是一些農村貧困勞動力因技能欠缺而錯過脫貧機遇。一技在手,就業無憂,面對低水平就業普遍、就業穩定性較差等問題瑞昌人社局著力提升勞動者技能培訓,結合本市經常實際,特別是針對蓬勃興起的生態種植養殖產業,在全市范圍市開展種植養殖培訓班。
人社局、農業局、職業中學、林業局建立瑞昌市貧困勞動力培訓項目師資庫,聯合開展技能培訓工作。兩部門聯手進一步摸清貧困戶培訓需求,緊密結合當地有關企業用工特點,科學設置培訓內容和課程,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人社部門負責就業技能、創業等培訓;農業農村部門負責種植、養殖技能培訓。加強培訓監管,嚴禁虛假培訓,全面提高就業技能培訓的精準度。根據前期對全市貧困勞動力培訓需求的摸底情況,7月份全面完成全市貧困勞動力農業技能培訓。8月份以后重點開展電子商務特色工種培訓。
優化培訓方式。采取上門培訓和實地培訓的方式,把培訓班開到貧困戶家門口。截止目前開展16期培訓班,共培訓745名貧困勞動力,落實貧困勞動力培訓生活費補貼3.312元。
更多相關新聞資訊,請關注【江西大唐人力】資源網,官方網址:http://www.jxdtr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