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6日電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張紀南今日介紹稱,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就業人數不斷擴大,從1949年的1.8億人增加到2018年的7.8億人,擴大了3.3倍,同期的人口數擴大1.6倍。
9月26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新聞中心舉辦第二場新聞發布會,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民政部部長黃樹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張紀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馬曉偉介紹滿足人民新期待,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并回答記者提問。
張紀南在會上指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社會保障是民生安全網。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促進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把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作為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張紀南介紹,在就業方面,我國就業局勢保持長期穩定,實現了比較充分的就業。
一是就業規模不斷擴大。就業人數從1949年的1.8億人增加到2018年的7.8億人, 擴大了3.3倍,同期的人口數擴大1.6倍。其中城鎮就業擴大了27.3倍。近年來,我國城鎮新增就業已連續6年超過1300萬人,每年新增數接近1949年城鎮全部就業人數。
二是就業結構持續優化。城鄉就業的格局實現了歷史性轉變。城鎮就業人員的占比從 1949年的8.5%,提高到2018年的56%。第三產業就業的占比從1952年的9.1%,提高到2018年的46.3%。就業渠道多元化、就業形式 多樣化不斷發展。
三是就業質量穩步提升。勞動者職業技能水平大幅提高,技能人才隊伍發展壯大。職工收入不斷增長,勞動者權益得到有效維護。同時,中國特色積極就業政策不斷豐富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基本建立,人力資源市場不斷培育完善。
在社會保障方面,張紀南介紹,我國基本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社會保障網不斷織密扎牢。
一是納入保障范圍的人員越來越多。1951年參加勞動保險職工人數269萬人,現在基本養老保險已覆蓋超過9.5億人。失業、工傷保險的參保人數均在2億人以上,覆蓋絕大多數職業群體。
二是保障能力持續增強?;鹨幠2粩鄶U大,養老、失業、工傷三項保險基金累計結余6.8萬億元。
三是保障水平不斷提升?;攫B老金持續增加,失業、工傷待遇穩步提高。服務更加方便快捷,社會保障卡的持卡人數現在已近13億人。我國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基本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保障安全網。2016年,國際社會保障協會授予中國政府 “社會保障杰出成就獎”,這也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取得的成效。
張紀南指出,下一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銳意進取、開拓創新,推動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全面建成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更多相關新聞資訊,請關注【江西大唐人力】資源網,官方網址:http://www.jxdtr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