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召開的上海兩會上,九三學社上海市委提供的一份調研顯示:截至2010年8月,占上海市退休人員89.12%的302萬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居然低于全國社會保障的平均水平。
以廣州為例,企業平均養老金2008年為1547元,比上海高46元,2009年三次調整后,廣州企業平均養老金達2057元,比上海高386元。
1月17日,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在徐匯區代表團審議時,人大代表盧威表示,到2010年,上海財政收入超過2800億元,同比增長13.1%。盧威認為,上海在提高退休職工收入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事實即便如此,對于上海而言,由于歷史原因,其需要養活的退休工人是全國其他城市難以匹及的,對于其財政而言,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社保是上海可持續發展最頭疼的一個大問題,現在不敢漲得太猛,請你們理解,是咬著牙往上漲。”俞正聲表示,上海退休人員340萬,養老金入不敷出,需要財政往里填100多億。
財政的擔負
什么原因造成上海社保面臨如此大的壓力? 在1月17日政協的一場專題會議上,上海一位主要分管領導道出了原因。
“我們是老工業城市,退休工人相當數量是老工人,他們以前的工資是很低的,上一輩退休的時候,他們的工資只有70多元,現在這幾年退休工資有1500、1600,我們每年在加養老金的時候,都需要向他們傾斜。”該人士表示。
據上海市民政局發布的《2008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齡事業監測統計信息》所透露的信息,2008年上海市享受各類養老金的人數為290萬人,3年之后突破330萬,而未來幾年將達到450萬高峰。
“養老金方面我們去年虧110億,未來高峰期間預計虧300億。”這位人士說。
對于上海來說,還有一個必須直面的現實:1.5比1的贍養比,就是說每3個在職的上海人要養2個退休人員,而全國這一數字是3.2∶1。看似微小的差別,給上海增加的壓力卻是空前的。
與此同時,上海已連續7年增加了對養老金的發放,到現在每人每月增加了1000多元。“1000塊什么樣的概念,也就是一年增加12000元,330萬人就是300多億。”這位人士說。
讓機關單位先漲
政協九三學社上海市委最近一份調研顯示,上海養老金中,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要比企業養老金多。
這個差異,主要源于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實行“雙軌制”養老制度,因為養老制度改革、養老目標設定、養老待遇計發辦法、資金來源、調整增長機制等“五不同”導致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間養老待遇差距拉大。
這些差異造成相同工齡、資歷、職稱的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往往是機關事業單位同類人員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另外,上海不得不面對的一個難題是,上海是一個人口導入型的城市,大批的外來人口并沒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上海需要將這部分人口納入到“廣覆蓋”的社保體系中。
對于上海而言,這個量同樣相當驚人。17日上海政協一場專題會議上,市政協委員丁金宏透露,根據去年的人口普查,上海登記的常住人口達2300萬人,其中戶籍人口近1400萬,流動人口超過900萬。
更多公司訊息,請關注【江西大唐人力】資源網,官方網址:http://www.jxdtr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