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有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兩種選擇,但當前在兩張“社保網”面前,不少農民工都有一種“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
一、“居保”待遇低,“職保”門檻高
作為社會保險政策,雖然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都向農民工完全開放,但對一些農民工而言,卻出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不愿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門檻較高”的兩頭難問題。一方面農民工嫌“居保”待遇低,被農民工戲稱為“零花錢”,另一方面“職保”門檻高、花費多,自己收入偏低,不愿花錢繳“職保”。特別是一些青壯年農民工認為,社會保險要到退休以后才能享受,中間隔了幾十年,還沒有參保的緊迫感。
二、社保轉移接續難
農民工流動性就業相對高,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跨區域轉移接續,特別是跨省轉移接續手續復雜,操作時間長,不少人覺得麻煩。筆者一位親戚,十多年前在廣州中山巴德士涂料有限公司打工,繳納了八年養老保險后又調換工作到北京分部上班,交了五年養老保險,去年由于孩子上高中,自己也四十多歲的人了,最后他要求調回家鄉的巴德士涂料有限公司南康分公司上班,講起十多年繳納養老保險的情景,他很無奈地說:“在各地流動就業,也就意味著要參保、中斷繳費、再參保、再繳費……目前各地城鎮養老保險具體政策不一樣,調換工作崗位和地點后,社保轉移接續太復雜了。”
三、繳費比例高,企業繳費積極性不高
高額的繳費負擔是農民工望“保”止步的另一困惑,特別是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用工需求量大,企業辦齊五大社會保險其繳費多達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41%左右,這無疑是一項沉重的負擔和壓力。另外,對于繳費基數而言,不少地區以省或設區(市)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確定繳費基數并不合理,國家統計局調查的“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是針對單位法人進行的調查制度,統計范圍不包括7人以下的小企業及個體工商戶,所以,這樣測算出來的工資水平較城鄉居民收入水平而言偏高。
更多相關新聞資訊,請關注【江西大唐人力】資源網,官方網址:http://www.jxdtr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