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 (記者/劉昊 通訊員/符麗莉)近日國務院出臺相關意見,提出到明年末基本實現城鄉養老保險并軌。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指出,“農民工是這次并軌后最大的受益群體”。市人社局新聞發言人黃險峰亦透露,目前來深勞務工占到深圳養老保險參保人的八成以上,新政策對他們尤其意義重大。
根據《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到明年年末,全國范圍內將基本實現新農保和城居保制度的合并實施,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將與之銜接。每個參保人都將擁有終身個人賬戶,無論在哪里繳費,也無論是否間斷性繳費,個人賬戶都累計記錄參保人權益。
目前深圳的社會養老保險分為職工養老保險、居民養老保險兩類。由于深圳在2003年完成了農村城市化,因此沒有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上周末深圳市社保局公布數據稱,目前深圳社會養老保險總參保人數為780多萬人,其中來深勞務工超過650萬人,占總人數的八成以上。
黃險峰指出,未來深圳勞務工和城鎮非從業居民將從中受益。對參加深圳職工養老保險的外來務工者而言,以往的顧慮主要來自回鄉后的轉保不暢—兩年前出臺的城鄉職工養老保險轉移接續辦法令異地職工養老保險實現了對接,但彼時職工養老保險與居民養老保險還缺少銜接辦法。此次《意見》明確了職工養老保險和居民養老保險可以銜接轉換。“以前,如果勞務工在城市參加職工養老保險不夠15年,回老家后養老保險的錢就白繳了”,黃險峰說,隨著《意見》實施,外來工“進”可在深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累計滿15年、在深繳費滿10年便可享受深圳職工養老保險待遇;“退”可以轉保回鄉,由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為其“兜底”。
《意見》還提出,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員,在繳費期間戶籍遷移、需要跨地區轉移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關系的,可在遷入地申請轉移養老保險關系,一次性轉移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并按遷入地規定繼續參保繳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但關于年限計算等具體實施細則尚在征求意見。
黃險峰表示,待國家的細則出臺后,深圳將按照國家和省的政策執行。
無論是否深戶均可參加職工保
鏈接
目前,深圳社會養老保險的參保人群中,職工養老保險占了“大頭”,其繳費一部分進入個人賬戶,一部分進入統籌基金。在深圳工作戶籍或非戶籍人員,以及深圳戶籍的靈活就業人員均可參加職工養老保險。
而年滿16周歲,不符合職工養老保險參保條件且未參加其他社會養老保險的本市戶籍非從業居民,可以參加居民養老保險。其繳費全部進入個人賬戶,養老金待遇只由個人賬戶積累額確定。據統計截至今年1月底,深圳居民養老保險累計參保6303人,累計已領取待遇5736人,平均養老金為355元/月。
更多相關新聞資訊,請關注【江西大唐人力】資源網,官方網址:http://www.jxdtrl.com